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中意能源转型会议在京举行,首条直通雄安清洁能源大动脉正式开工
(2021/04/12-2021/04/18)
国际新闻
1. “意大利-中国能源转型可持续论坛”在京举行
“意大利-中国能源转型可持续论坛”意大利驻华大使方澜意致开幕词
(图片来源:搜狐网)
4月16日,由意大利驻华使馆、中国意大利商会和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意大利-中国能源转型可持续论坛”在北京举行。近300名来自中意两国能源领域学术、机构和企业代表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参加会议,共同讨论能源转型、可持续发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
意大利驻华大使方澜意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词,指出意大利是今年G20轮值主席国,同时还将与英国共同主办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国大会,能源问题是上述两场多边外交中的重要议题。他说,中国提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表明中国将能源转型的问题列为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方澜意大使表示,中意两国的机构和企业可以围绕能源转型的系列问题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意大利生态转型部部长辛加拉尼、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国际能源署执行董事比罗尔、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卡梅拉分别发表视频致辞。论坛期间,两国参会代表围绕能源转型新思路、脱碳创新、智慧城市新能源进行了三场主题讨论,特别就中意两国能源开发利用进行了充分交流。
2. 2030年全球电网电池储能装机有望增至134.6GW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Frost&Sullivan表示,到2030年,全球电网电池存储装机预计将从2020年的8.5吉瓦增长到134.6吉瓦。该咨询公司估计,在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和技术成本下降的推动下,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9.4亿美元(133亿欧元),而2020年的市场规模为20亿美元,这将代表期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3%。
Frost&Sullivan能源与环境研究分析师Maria Benintende表示,到本十年末,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地区将占电网电池存储总容量的46.2%。 另一个领先的地区将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美,占有32.4%份额。”Benintende补充说,由于“频率调节市场的饱和以及缺乏其他应用的商业案例,欧洲的参与度预计将从2020年的25.6%下降至13.3%。此外,拉丁美洲,非洲和中东将获得有限增长”。
3. 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于2021年4月15—16日在上海举行会谈,讨论气候危机所涉问题。会谈结束后,双方发表声明如下:
一、中美致力于相互合作并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气候危机,按其严峻性、紧迫性所要求加以应对。二、走向未来,中美两国坚持携手并与其他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三、两国均期待4月22/23日美国主办的领导人气候峰会。四、中美将采取其他三项近期行动,为解决气候危机进一步作出贡献。五、中美将在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前及其后,继续讨论21世纪20年代的具体减排行动,旨在使与巴黎协定相符的温升限制目标可以实现。六、双方将合作推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
4. IEA上调全球石油需求预期 2021年将每日增加570万桶
国际能源署(IEA)14日发布月度石油市场报告。报告预计,与2020年相比,2021年全球石油需求将每日增加570万桶,达到每日9670万桶。IEA表示,尽管今年第一季度数据整体弱于预期,但近期多项乐观经济预测和指标表明,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目前全球石油市场基本面明显走强。同时,去年因受疫情冲击而大量囤积的全球石油库正在被“消化”、全球疫苗接种加速等因素,也为石油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复苏环境。但IEA也提醒,鉴于欧洲、印度和巴西等主要石油消费国和地区新冠疫情形势仍十分严峻,全球石油市场的复苏仍很脆弱。
IEA称,未来几个月全球油价仍可能面临新的压力,因为全球石油供应将增加,并使市场由紧缺逐渐转向平衡。报告数据显示,全球石油产量在今年3月已经开始上升,每日增加了170万桶,主要原因是美国石油产量正从今年初的寒潮中恢复,“欧佩克+”供应近期也略有增加。此外,自去年末以来,伊朗不断增产也使其原油产量目前处于近两年来的最高水平,从而推高全球石油供应。
国内新闻
1. 首条直通雄安清洁能源大动脉开工
4月13日,我国首条直通雄安新区的清洁能源“大动脉”——国家管网蒙西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以下简称“蒙西管道”)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蒙西管道一期工程总长413.5公里,沿线新建8座站场、1座改造站场,19座阀室及1座调控中心,总投资86亿元。项目起自天津LNG临港分输站,终点至保定定兴分输站,可直供雄安新区,年设计输量66亿立方米。
作为保障民生用气的基础性重点工程,蒙西管道工程与陕京二三线、中俄东线等国家管网天然气主干线及京津冀支干网络互联互通,可促进环渤海地区天然气基础设施优化布局,有利于完善华北地区“X+1+X”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蒙西管道建成后,可实现与该区域内国家及省级主干管网的互联互通,汇合输送天津LNG、山西煤层气、内蒙古煤制天然气3种气源,并将有效连通国际LNG天然气市场与国内消费市场,形成融通内外、调峰保供态势,大幅提高京津冀经济圈清洁能源供给。
2. 全球首座全智能换电站正式投运
4月15日,中国石化与蔚来合作建设的全球首座全智能换电站——中石化朝英站正式投运。该换电站采用蔚来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换电站技术,服务能力大大提升,拥有电池储量13块,充电功率最高可达1000千瓦左右,每小时可以服务10-12台左右的车,单日可提供换电服务最多312次,有充电效提升用户换电体验。
中国石化党组书记张玉卓表示,中国石化正加快向“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规划到2025年充换电站达到5000座,巩固交通能源市场主体地位。双方的合作,将有助于发挥各自优势,在更宽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携手为美丽中国加油,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 正本清源,化危为机——安全是储能产业规模发展的基石
2021年4月16日下午,北京市丰台区某大型储能电站发生火灾事故。在事故救援过程中,2名消防员不幸牺牲,1名消防员受伤,1名电站内员工失联。该事故是我国首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事故,可谓损失重大,教训深刻,必将影响深远。连日来储能行业和社会各界都在广泛讨论和深入反思:电化学储能到底能不能发展、如何发展、向何处发展?
我国储能产业快速发展,但安全风险也在不断积累增大。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CESA)的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储能累计装机35.0GW,其中抽水蓄能装机32.1GW,占比91.6%;电化学储能装机约2.5GW,占比7.3%。
我国储能产业需求强劲,但当前发展仍面临困局,最主要的痛点包括市场价格机制、安全和成本,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
我国储能产业规模发展是大势所趋,安全是规模发展的基石。储能作为一种优质的灵活性资源,可以在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起到重要的灵活调节作用,促进新能源有效利用,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为能源转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必将得到大规模应用。储能的前提是安全,否则储能产业的发展就是空中楼阁。
4. 新奥股份联合主办第三届中国液化天然气发展论坛
4月14日至4月16日,以“高质能源融合、远瞻技术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液化天然气发展论坛暨环渤海LNG高峰论坛在河北廊坊召开。来自政府主管部门、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400多名代表出席论坛,就能源革命和“双碳”目标战略背景下,中国天然气行业趋势、发展热点和难点等话题,进行广泛的交流探讨。
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本届论坛的召开恰逢其时,对行业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在国家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和“双碳”目标战略的新形势下,天然气行业迎来了大变局。如何协力研发新技术、推动行业数智化转型,实现能源高质量融合发展,是能源行业的重大课题。本次论坛汇聚行业方家,期望开启协同创新的新篇章,带领天然气产业走出一条转型升级的新道路。
(主要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储能网、国际能源网、能源发展网、国际新能源网、搜狐网)